RFID技術在農產品管理中的應用
使用RFID技術對農產品生產、加工、存儲和銷售的全過程進行跟蹤,追溯食品的生產和加工過程,能夠有效加強農產品的管理,如圖7—10所示。
將RFID技術應用于農業(yè)食品安全,首先是建立完整、準確的食品供應鏈信息記錄。借助RFID 對物體的標識和數(shù)據記錄,對食品供應鏈全過程中的產品、屬性信息和參與方信息等進行有效的標識和記錄。其次,食品的跟蹤與追溯要求在食品供應鏈中的每一個加工點,不僅要對加工成的產品進行標識,還要采集所加工食品原料上已有的標識信息,并將其全部信息標識在加工成的產品上,以備下一個加工者或消費者使用。
基于這種覆蓋全供應鏈、全流程的數(shù)據記錄、數(shù)據與物體之間的可靠聯(lián)系,可確保消費者口中食品的來源清晰,并可追溯到具體的動物個體或農場、生產加工企業(yè)和人員、儲運過程等中間環(huán)節(jié)。RFID 技術是一個100%追蹤食品來源的解決方案,因而可回答消費者有關“食品
從哪里來,中間處理環(huán)節(jié)是否完善”等問題,并給出詳盡、可靠的回答,可有效監(jiān)控食品安全問題。
在生產階段,生產者把產品的名稱、品種、產地、批次、施用農藥、生產者信息及其他必要的內容存儲在RFID標簽中,利用RFID標簽對初始產品的信息和生產過程進行記錄;在產品收購時,利用標簽的內容對產品進行快速分揀,根據產品的不同情況給予不同的收購價格。
在加工階段,利用RFID標簽中的信息對產品進行分揀,只有符合加工條件的產品才能允許進入下一個加工環(huán)節(jié)。對進入加工環(huán)節(jié)的產品,利用RFID標簽中記錄的信息,對不同的產品進行有針對性的處理,以保證產品質量;加工完成后,由加工者把加工者信息、加工方法、加工日期、產品等級、保質期、存儲條件等內容添加到RFID標簽中。
在運輸和倉儲階段,利用RFID標簽和沿途安裝的固定讀寫器跟蹤運輸車輛的路線和時間。在倉庫進口、出口處安裝固定讀寫器,對產品的進、出庫自動記錄。利用RFID標簽中記錄的信息,迅速判斷農產品是否適合在某倉庫存儲,還可以存儲多久;在出庫時,根據存儲時間選擇優(yōu)先出庫的產品,避免經濟損失;同時,利用RFID還可以實現(xiàn)倉庫的快速盤點,幫助管理人員隨時了解倉庫里產品的狀況。
在銷售階段,商家利用RFID標簽了解購入商品的狀況,幫助商家對產品實行準入管理。收款時,利用RFID標簽能夠更迅速地確認顧客購買商品的價格,減少顧客等待的時間。商家可以把商場的名稱、銷售時間、銷售人員等信息寫人RFID標簽中,在顧客退貨和商品召回時,對商品進行確認。
當產品出現(xiàn)問題時,由于產品的生產、加工、運輸、存儲、銷售等環(huán)節(jié)的信息都保存在RFID標簽中,根據RFID標簽的內容可以追溯全過程,可幫助確定問題出現(xiàn)的環(huán)節(jié)和問題產品的范圍。利用讀寫器在倉庫中迅速找到尚未銷售的問題產品,消費者也能利用RFID技術,確認購買的產品是否是問題產品及是否在召回的范圍內。
另外,在把信息加入RFID標簽的同時,通過網絡把信息傳送到公共數(shù)據庫中,普通消費者或購買產品的單位把商品的RFID標簽內容與數(shù)據庫中的記錄進行比對,能夠有效地幫助識別假冒產品。